娘家不是你想回,想回就能回
在尖椒上看到小米粒妈妈的文章,说她快到预产期的时候,很想回娘家坐月子。因为在这种特殊的时候,她很想念自己的妈妈,希望自己妈妈可以照顾自己月子。但是因为家乡风俗认为女儿回娘家坐月子会给娘家带来霉运,所以没能如愿。
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
我看了很有共鸣。因为这样的风俗,很多地方都有,我家乡也不例外。看到文中举的例子和留言,大家都提到出嫁女不能回娘家坐月子和过年的风俗。
有一个昵称“月月”的妈妈留言说:
我女儿坐月子时,媳妇也坐月子,我让女儿回家一起都我来侍候,老公和大姑死活不准,气坏我了。他们放出狠话,若我儿子以后如果不好,就赖我女儿,吓得女儿不敢回了。
还有老公的姐姐经常遭受家暴,我让她回家来住,鼓励她离婚。谁知临过年了,老公硬说嫁出去的女儿回家过年不好,硬把她送回去,无语。
而文中有一个天津的“黄猫mm”也提到:
出嫁女能不能在娘家生孩子,要看娘家有没有兄弟了。说是闺女在娘家坐月子会把娘家财气带走了,哥哥弟弟会因此受穷的。但是娘家妈妈可以到闺女家伺候闺女。
出嫁女回娘家坐月子的禁忌,为什么会成为一种风俗?这个风俗的起源,可能现在很难说清由来了。
但是叫“月月”的和“黄猫mm”的妈妈却也已经给出了答案:因为“会给家里的儿子带来厄运”或“会让哥哥弟弟受穷”。
这个听起来匪夷所思、根本没有因果关系的答案,却还是有很多人正深信不疑。
很多人认为,这是一种愚蠢的迷信。但是,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迷信。这个迷信背后,潜移默化深入骨髓的对出嫁女的压迫已经昭然若揭。
为什么说这是对出嫁女的压迫呢?
小米粒妈妈的文章里,认为“分娩禁忌本质只是为了避忌血污,回避血光之灾”。
这种说法,解释为什么分娩和小产后不能去亲戚朋友家串门还是说得通的。
但是这种说法,无法解释:为什么亲生父母担心女儿回娘家坐月子带来“血光之灾”,而没有血缘关系的公公婆婆却不怕儿媳妇在自己家坐月子带来“血光之灾”呢?
回娘家坐月子“会给家里的儿子带来厄运”或“会让哥哥弟弟受穷”。
虽然他是以一种迷信话语出现,但是它的潜台词就是:会损害家里儿子的利益。
为什么会损害家里儿子的利益?
我们都知道,在农村,或者说,在一些生产力还不太发达的地区,大家的观念里还是认为儿子只有是有继承权的,而女儿是没有的。因为女儿早晚要出嫁,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。在安徽合肥的方言里,女儿结婚,就叫“给人家”。
如果出嫁女回娘家坐月子,客观上就会使得出嫁女跟儿媳妇享受同等待遇,而且使得出嫁女跟父母的连接更加紧密,从而有可能威胁到家中儿子的继承权。
出嫁女不能回家过年,这个风俗,说的也是会给娘家带来厄运。不过这个风俗,一般指的是不能在娘家过年三十和年初一,年初二就可以回家。为什么有这个禁忌?真正的原因,当然还是怕出嫁女与原生家庭建立紧密的连接。
大家都知道,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。年三十晚上吃的饭,叫“年夜饭”、“团圆饭”。未婚的女儿如果说春节不回家,很多父母骨子里都接受不了。倘若实在回不了家,父母觉得遗憾,女儿觉得内疚。
可为什么一结婚,女儿就不能在家过春节了?而且年三十和年初一回家会带来厄运?年初二就不会?
归根结底,就是因为在传统观念里,未婚女儿是家庭的一员,女儿出嫁后,就不再是原生家庭的一员,不需要回来“团圆”。年初二回家,意味着出嫁女跟其他亲戚一样,是娘家的“客人”,不是“主人”。
反过来说,回娘家过年,意味着女儿还是家庭的一员。为什么娘家人会恐惧出嫁女还作为原生家庭的一员?因为这样就威胁到了家庭中儿子的地位和继承权。
这种忌讳出嫁女回娘家坐月子和过年的风俗,虽然以一种迷信的形式出现,但是是一个父权制家庭和社会赤裸裸的切面。它通过阻断出嫁女与原生家庭的紧密联系,在无形中保障着儿子的家庭地位和继承权,将“出嫁女没有继承权”的“集体潜意识”代代传承。
我知道,小米粒妈妈的原生家庭,其实只有姐妹,并没有兄弟。作为家中长女,她对父母非常孝顺,在外打工时省吃俭用,将大部分收入寄回家里;她努力上进,工作后自学考上了大学;她工作一丝不苟,加班多晚都要优质的完成工作任务。
但是讽刺的现实:在她的家乡,重男轻女的观念,生儿子传宗接代的观念,还是根深蒂固的。
所以,即便她娘家只有姐妹,可能并没有财产继承的问题,但是因为“出嫁女不能回家坐月子”的风俗,已经代代传承,成为了一种“集体潜意识”,她便在最需要妈妈的时候,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拒之门外。
延伸阅读
尊重原创,保护版权